养成良好习惯_好习惯的名人事例 名人养成好习惯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2-12-15 18:46:34
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学生一旦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甚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很难让他人接受,从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重要,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最大差别,就是他们学习习惯的差别。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使一个孩子一直都碌碌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觉得,培养儿童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养成好习惯的名言警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出自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2、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译文: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内心无愧于心。
出自唐朝·韩愈《与孟尚书书》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译文: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悬崖峭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
这是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子罕》。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出自南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追求好习惯。”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些良好的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就说鲁讯吧!他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他要求自己要抓紧时间,还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他终于养成了好习惯,后来成为了中国有名的作家。而现在,有很多同学不但迟到,甚至还会出现旷课的现象。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啊!
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穷人只有掌握正确的思想,摒弃坏习惯,像富人一样养成正确的习惯,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难过。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来的用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有艰难了。穷人把羊卖了,买成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r,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我们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生活的乐趣,必须明白习惯的力量是如何的强大。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应时时警惕,去除那些危害我们生活的坏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别人都知道,而自己却是惟一不知道的人。
有个时期,美国第一富豪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子之后,他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很快便入睡了。
盖蒂清晨两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发现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结果毫无所获。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个箱子里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旱就关门了,心想,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太不堪设想了。他惟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六条街之外。
情景看起来并不乐观,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是在午夜关门,第二天早上六点才开门。这时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将等于零。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但是要抽烟的欲望不断地侵蚀他,并越来越迫切。于是他脱下睡衣,开始穿上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体会到,他的行为多么不合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的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仪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盖蒂生平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可自拔的习惯。他愿意牺牲极大的舒适,去满足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他突然明确地注意到这一点,头脑便很快清醒过来,片刻就作出了决定。
他下定决心,把那个依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放进废纸篓里。然后他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他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打在门窗上的雨点。几分钟之后,他进入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来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被一种坏习惯制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南此,我们知道,常常做…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很可怕的。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所形成的。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不在意自己的坏习惯,结果弄的自己狼狈不堪。因此,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成功。
李嘉诚在茶楼当伙计的时候,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定好响铃,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后来,他一直将这一习惯保留了大半个世纪。而在今天,大家都知道,李嘉诚的手表永远比别人的快10分钟,,早已成了商界交口赞誉,津津乐道的美谈。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习惯,才使李嘉诚获得今天的成功。
好的习惯可以使你走向成功,而坏的习惯容易耽误一生。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摒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我们就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正是由于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的一生才过得成功并快乐。萧伯纳享年94岁,他不仅才思敏锐,有“当代人中最清楚的头脑”,还有着可与著名运动员相媲美的强健体质。
萧伯纳少年时代,其父就对他说:“孩子,要以我为前车之鉴,我干的事你都不要效仿!”原来,他的父亲喜欢乱吃东西,一顿饭吃很多的肉,喝很多的酒,并且整天抽烟,又不爱活动。他听从了父亲的教导,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萧伯纳成名之后,财富如潮水般地涌来,但他却毫不奢侈。在服装方面,萧伯纳讲究的是整洁、舒适、方便,从不追求华丽,不赶时髦,而且总喜欢穿棉织物品。
萧伯纳一生都坚持锻炼。每天很早起床,天天坚持洗冷水浴、游泳、长跑、散步,他还喜欢骑自行车、打拳。在70多岁时,他曾与当时世界著名的运动家、美国人丹尼同住在波欧尼岛上的一家旅馆,每天两人过着一样的生活:起床后洗冷水澡,接着游泳,然后躺在海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午后,他们还一块去长途散步。
萧伯纳在谈到良好的生活习惯时说:“卫生并不能治疗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个人过着合理的生活,安排适当的食物,就不至于生病。如果能够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坚持身心锻炼,保持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并且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要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只需做好三步即可。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好习惯,那些是坏习惯。这件事是最容易的,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得很。其次是你是否想改变。这是一个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害怕改变,喜欢安于现状。尽管他们有时对现状不满,但如果真的让他做出行动,他就会退缩。你要记住,如果你不想改变,那你就只能看着别人成功,而你却原地不动。最后要行动起来。对于已有的好习惯要继续保持,对于坏习惯要坚决改掉,对于不具备的好习惯要悉心培养。可以先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如赴约时,至少要提前五分钟到达;如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时,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穷人怎么办》
关于养成良好习惯的名人名言
1、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 [英]普德曼
2、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 马斯洛
3、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4、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英]培根
5、习惯虽然可以是一个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关于养成好习惯的名人名言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伯顿
3、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4、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8,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9、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10、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11、我们靠规范的管理,培养每个孩子的良好习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
12、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塞罗
13、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14、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亚里士多德
15、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16、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
17、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
18、习惯十倍于自然。——威灵顿
19、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20、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扩展资料
名人名句指名人说的话或有名的句子,广泛上来说是比较有名的话与有意义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不追求句子很好听,但是它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深深的含义、深刻的哲理,它能教会我们各种做人道理。它让人一生受益,终身难忘,奉为座右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名人名句
好习惯的名人事例 名人养成好习惯的故事
1.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自幼勤学。
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2.凿壁偷光的典故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3.悬梁刺骨的典故
东汉孙敬,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纵横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于是,他决定要争口气。以后,他就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胀,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终成一代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4.闻鸡起舞的典故
晋代的祖逖小时候是个不读书的淘气包。进入青年,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国,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在24岁的时,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答应,仍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而且还有着共同的理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祖在梦中听到鸡鸣声,他把刘叫醒,对他说:“咱们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年复一年,从未间断。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受到帝王的欣赏。祖被封为镇西将军;刘做了都督,实现了他们报国的愿望。
5.其他名人养成好习惯的故事
由于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有着勤奋学习、善于钻研的习惯,才能有巨著《资本论》的问世;
艺术家达·芬奇有着坚强的毅力,养成刻苦磨练的习惯,几百次画蛋,才有了后来《蒙娜丽莎》的诞生;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小练写字,终于成为一代名家;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李宁原是一位普通的体操运动员。但他有个好习惯:每天坚持训练10多个小时,每次训练一定要突破一个动作难度,不然就不离开训练馆。他终于成功了,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人独得3枚金牌。
拓展资料
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被许多人严重歪曲。很多人以歪曲的“顺其自然,随心所欲”为生活哲学,任自己的恶习成为自然,放任自流。实际上,老子是最重反省悟道、修身体悟的,一生苦苦探索道的真谛。老子之人生之道,应该做“习惯”解,自然之道是自然界的习惯,人生之道是人的习惯。习惯成自然,道法之。
周士渊是中国研究习惯问题的专家,著名的激励专家、行为学家、中国习惯培养权威教练。作为“习惯改变命运”的倡导者,周士渊先生的忠告便是:想到习惯,人们要么把它与小节联系在一起而不加重视,要么就是害怕付出、漫长和痛苦,这些都是因为人们没有看到习惯的价值,其实你一旦养成好习惯,意味着你将终身享用它带来的好处。
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你可以利用习惯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习惯而遭到毁灭。人应当支配习惯,而决不是让习惯支配人。
所有成功的秘决在于自我克制。如果你学会了驾驭自己,那么你就有了一位最好的老师。
培养自我克制的原则,就是形成良好的、自制的生活习惯。因为只有习惯,才会确产你真正永怛 的价值准则。
命好不如习惯好,上半辈子养成好习惯,下半辈子好习惯会照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