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的1919_《我的1919》为什么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

发布日期:2022-12-17 00:38:54

电影《我的1919》简介是什么?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趁机攫取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代表团团长陆征祥等人放弃国家利益而离开,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进行外交斡旋失败后,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山东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拒绝签字!”

扩展资料:

顾维钧:演员陈道明

以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的,有一种内敛、深沉、冷静和智慧的气质。他思维缜密,对时局的分析准确。他能够顾全大局,顶得住周围的压力,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身上体现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震撼了观众。同时,他对当时政府的软弱无能,又无可奈何,满怀悲愤,爱国之志无以施展。

肖克俭:演员何政军

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梅:演员许晴

肖克俭的妻子,代表着女性的觉醒。她不再是旧式的,逆来顺受,没有原则只求一家安稳的小女人。站在了丈夫是背后,支持自己的丈夫。

《我的1919》 概括

《我的1919》黄健中导演,陈道明和许晴主演。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的,在这次会议上,西方列强强迫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中国接受丧权辱国的战后条约,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

由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落伍,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关键词,这一历史性的阶段,对于这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扩展资料

故事背景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顾维钧无疑是片中最耀眼的人物,作为一名年轻的外交官,他勇敢,机智,才华横溢,具有极强的爱国情感,他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倾尽了全力。面对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待客的无礼,他表现得不卑不亢,严肃而自信,得到了对方的尊重。

在巴黎和会的发言中,他机智地利用日本代表的一个怀表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山东的强盗行为,这更是轰动了整个巴黎;而在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诱下,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蔑视,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可是,顾维钧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政府让他悲哀,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只是在想着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他领导的北洋政府,腐败无能,胆怯懦弱,早已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抛到一边。

顾维钧这边还在义正词严,据理力争,那一头却一封封电报催着要代表团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我在想,当他接到这一封封要命的电报时,是多么的心灰意冷。

他的同事让他悲哀。同样是外交官,同样是谈判代表,他的同事却害怕承担责任,没有人敢出席会议,出席会议也不敢发言,都把重担往顾维钧身上推。

而当顾维钧的演讲取得成功时,又指责他“耍小伎俩,非大国风范”,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嫉妒,和这样的同事共事,让他是多么寒心。

《我的1919》读后感

如果说是剧情的话,那么就是主角最开始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准备去参与巴黎和会,受到国内爱国民众呼声,然而因为国力原因,在会议中一直受到日本代表趾高气昂的刁难,同时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也在会上冷眼旁观,作为主角的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不畏生死的驳斥日方无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十分脆弱。最终,作为主角的顾维钧在拼尽全力之下,依然未能维护住中国的利益,为了维护祖国的最后尊严,顾维钧最终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决议上签字。
觉得可以请!

电影《我的1919》事件发展流程图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军政府外交次长王正廷等。

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项权利等要求。

但会议被英﹑美﹑法等国所操纵,无视中国的合理要求,只将山东问题列入会议讨论。和会最后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影片即改编于此。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顾维钧

以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的,有一种内敛、深沉、冷静和智慧的气质。他思维缜密,对时局的分析准确。他能够顾全大局,顶得住周围的压力,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2、肖克俭

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3、梅

肖克俭的妻子,代表着女性的觉醒。她不再是旧式的,逆来顺受,没有原则只求一家安稳的小女人。她站在了丈夫是背后,支持自己的丈夫。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真实故事背景是怎样的?谢谢

主 演:陈道明、何政军、许晴
修宗迪、李建义
导 演: 黄健中
摄 影:张中平
出品人:张丕民、闵晓明、韩三平
编 剧:黄 丹、唐娄彝。

本片描述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一九一九》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背景,通过中国外交使团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 现和描写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陈道明饰),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光辉伟绩和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何政军饰)为抗争列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影片表现了 一个“弱国”(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

我的一九一九影评

    耶路撒冷是基督的圣地,后来被穆斯林大军占领,视做穆斯林的圣地,因此西方当年视伊斯兰为异端,为了夺回耶路撒冷曾经多次发动战争,也就是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

    西方绝大多数信奉基督教,耶路撒冷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是圣地,他们的精神支柱就在那里,他们的上帝与那里同在,所以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是西方文化聚集的地方,它是西方文明的体现。这里以它作比,是为了突出山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顾维钧的意思是,中国对待占领山东的侵略者们的态度,就会如同当年西方列强们对待占领耶路撒冷的穆斯林一样。

《我的1919》为什么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

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旨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的巴黎和会准备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陈道明 饰)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

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驳斥日方无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多么脆弱。

顾维钧好友肖克俭(何政军 饰)之妻梅(许晴 饰)专程赶赴巴黎,寻找投身爱国工人运动的克俭。克俭在法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浩大的群众呼声令和会中的顾维钧等感受到责任重大。

点击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

猜你喜欢

新鲜事

热门阅读

娱乐新闻

精彩专题

美白方法 自制面膜 去黑头 秋冬护肤 明星护肤 男士护肤 收缩毛孔 皮肤过敏 颈部护理 唇部保养 眼部护理 洁面 黑眼圈 去眼袋 如何保湿 补水方法 去角质 爽肤水 去粉刺 去皱方法 抗衰老 SPA 如何祛斑 祛痘方法 去痘印 控油 油性肌肤 紧肤 美容食品 珍珠粉 洗面奶 防晒霜 面霜乳液 胶原蛋白 美黑 红血丝 皮肤干燥 痤疮疤痕 手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