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_为什么有些人尊崇南怀瑾为国学大师,有些人认为南...
发布日期:2022-12-13 17:28:27
为什么有些人尊崇南怀瑾为国学大师,有些人认为南...
南怀瑾主要研究2个领域:一个是国学,一个是佛学。
南怀瑾对国学有一定研究,但不彻底,大师算不上,顶多是个学者。
很多人觉得,说怀师是个通家属于夸大其词。甚至说通才不存在,兄弟你可认识列奥纳多达芬奇大爷者乎?这种怀疑思维和方舟子觉得我小时候写不出《三重门》所以韩寒也写不出来,是一样的。你我做为一个普通人,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能人的。
南怀瑾先生是贡嘎活佛亲自认证的。红、黄、花、白教,东密的大阿阇黎。阿阇黎就是具有传法资格的上师。大阿阇黎可以理解为大教授。这个教授是本意,传教传授,不是职称那个教授。
南怀瑾先生由他禅宗的老师袁焕仙引荐,成为虚云法师的弟子。
南怀瑾先生年少好习武,曾获国术比赛冠军。
南怀瑾先生投资建设了金温铁路。说这算一件丰功伟绩不为过吧?当年犄角旮旯的南蛮之地——温州,我爷爷年轻那会儿去上海必须坐好几天船。不客气的说,没有金温铁路,温州的经济不会腾飞得那么厉害。国父孙中山就有此计划,但未能实现。兴建7次、开工3次、停工3次……这个宏愿均因各种原因搁浅,故乡温州拖着沉重的步伐,仍苦苦困于“水(死)路一条”。此条铁路在怀师的多方奔走下最终通达,更可贵的是怀师在铁路修成之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再想想某些收费期延长到几百年的高速公路⋯具体的情况,侯成业先生著有《南怀瑾与金温铁路》一书,供君参考。
跟怀师学习的人非常多,但是南怀瑾先生从来没有认可过自己有弟子,所有自称他弟子的都是骗子。我们称呼那些跟随南老多年的老学生为学生,是个方便的说法。在这常年跟随南怀瑾的人中三教九流一应俱全。如著有《第五项修炼》的国际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详见《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
怀师的影像并不很多,基本集中在南禅七日里,我相信大部分怀师的支持者也都是通过《南禅七日》认识佛法,同时也认识了南怀瑾。很多人对于南怀瑾的书一本没看过,拾起记忆里看过的某些人对怀师的乱批评一统,实在让人很无语。附上南禅七日高清版本,诸君一看,高下立见: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Nan Huai Jin Culture Foundation
南怀瑾先生一直在呼吁,中国教育出了大问题(读过书都知道吧)。太湖大学堂是南怀瑾先生对教育的一块试验田,这位95岁的老人用自己的实验打脸了整个中国教育。
南怀瑾和曾仕强,他们两个谁是国学大师
曾老被称为继南怀瑾之后第一国学大师。但是南师属于杂学,儒释道都精通,曾老主讲易经跟道德经 他们都是国学大师。相对而言南师更厉害些。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
|
|
当代有哪些国学大师?
9位当代国学大师:
1、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扩展资料:
南怀瑾大师,幼承庭训,天资聪颖,精研国学,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对儒、道、佛均有造诣,十九岁以前广泛涉猎并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武术等诸门学问,许多拥趸家里甚至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南怀瑾的一大套书籍,足以说明“一代宗师”的头衔当之无愧。
参考资料:
南怀瑾-百度百科
我想知道国学大师南怀瑾的成就主要在哪?
南怀瑾大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讲学参禅设帐收徒
1949年,南怀瑾 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中国古籍经典,同时担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一些撤退去台的国民党高官,如何应钦、顾祝同、蒋鼎文、钱大钧及杨管北等人都前来执经问道。去台初期,南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他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杨管北、周宣德、叶曼、张尚德等名流均曾参与,主要功课是禁语、打坐、参禅、行香。
2、倡导复兴中华文化
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后来,他又在台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
3、为两岸和平作出了贡献
1998年,南怀瑾在香港定居不久后,当年在成都军校的老同事、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副主席贾亦斌突然找上门来,几个月后又介绍中央对台工作负责人杨斯德与他接上关系。南怀瑾在两岸政治圈中人脉广泛,了解两岸的政治和历史,且能与台湾最高领导人对话,被选为两岸关系的传话人。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分,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温州人,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南怀瑾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他的人生观点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三十多种著作,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
为什么有些人尊崇南怀瑾为国学大师,有些人认为南...
南怀瑾主要研究2个领域:一个是国学,一个是佛学。
国学我不研究,不太清楚。
但在佛学领域,南是佛学骗子。
格鲁派的第6世转世活佛,多识仁波切,写过一本书,
名字叫做:三宝原理与皈依法通俗解说。
其中对“南怀瑾先生”,做出了点名评价,
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一两部小乘经典的说法,肆无忌惮的诽谤大乘佛法,或坐井观天,
不闻不思议佛法的无量境界而污蔑金刚密法,或不懂二谛,不知二义,
望文生义的解释深密般若法,而出尽洋相,
或以世俗的观点,衡量佛法,合其口味的认为是真法,不合其口味的便认为是假法,
这样的研究,越研究越糊涂,越解释错误越多,
出这类问题的原因就是,邪气缠身,骄傲自大,
瞧不起历代佛学大师的研究成果,想自己独树一帜”。
释悲慧法师写了一本书:“我心中的菩萨愿行门”,其中第251页说:
“南怀瑾老先生错误的理解,差出了十万八千里,闹出了大笑话,
连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都搞错了,害人害己,误人不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