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是歌手老狼高晓松(《同桌的你》词曲作者是谁)

发布日期:2023-04-15 04:11:11

本文目录

《同桌的你》词曲作者是谁老狼和高晓松是什么关系高晓松简历著名歌手老狼沦落到饭店卖唱,好友高晓松为何不拉他一把高晓松: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

《同桌的你》词曲作者是谁

《同桌的你》是由高晓松作词和作曲并由老狼演唱。《同桌的你》是创作于1990年至1993年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十分流行的一首通俗歌曲。该曲的曲风为校园民谣歌曲。歌曲所属专辑是《恋恋风尘》(1995年发行)。当年一曲《同桌的你》让音乐人高晓松和歌手老狼同时名扬天下。《同桌的你》歌曲鉴赏《同桌的你》一首歌,两段情,曾经感动我们的歌曲,在岁月流逝中,依然不会老去。当爱已成歌,当唱歌的人已变成风景,当美丽的往事开始飘零。在行人匆匆的眼里,还有谁能把一支恋歌唱的依然动听。《同桌的你》曲子里简单的吉他旋律和浅白的歌词相融合,即使是在经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来听,仍能带人们回到那时校园的时光;仿佛能看到当年校园的课桌上那些铅笔深深浅浅的划痕、弯弯曲曲的界线,以及那有些懵懂却清澈的、少男少女们的眼睛。

老狼和高晓松是什么关系

高晓松和老狼是搭档。
大学时时高晓松想组建内地第一支校园摇滚乐队,经朋友介绍,老狼和高晓松相识,在见面时老狼用弹唱了一曲,震住了高晓松,就这样老狼成为了他们乐队的主唱。他们的合作就这样开始。不过后来有一段时间关系闹僵了,现在又开始了新的合作。
这是他们一起在艺术人生的视频:里面有他们十年的总结

高晓松简历

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早期事业以电视编剧、音乐创作及制作人为主。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合辑,1996年推出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1996年高晓松和宋柯创办了“麦田音乐”独立品牌,后发展成唱片公司太合麦田。1999年自编自导爱情电影《那时花开》。2002年自编自导并作曲电影《我心飞翔》,该片获得法国里昂电影节最高奖和美国雪城电影节评委会奖。时常担任各大选秀比赛评委。2011年9月9日自编自导电影《大武生》上映。2012年3月主持脱口秀栏目《晓说》开始播出。2015年7月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出任董事长 。2016年9月高晓松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

著名歌手老狼沦落到饭店卖唱,好友高晓松为何不拉他一把

许多80后和90后的小伙伴无疑对一首经典的校园歌曲多印象,那就是狼唱的《同桌的你》旋律唯美,歌词顺口,而且描写的小故事都是很多人经历过的,发表后受到打击,流传度极高,迄今为止是ktv必要的古典歌曲之一,歌手狼也以同桌的你成为民谣歌曲界的超级巨星。二十多年过去了,下一代歌手五花八门,谁也没想到现在的狼,日常生活很穷。一位网民在网上投稿,自己和民谣歌手在东直门的餐厅吃饭。结果,一个兄弟进来拿着琴箱问他们是否想听音乐。结果,看到几个胳膊坐着,转身离开了。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离开的兄弟是狼,宋冬野甚至在网上吐槽狼,走路的时候有点生气,狼回答说人生很困难。当然,很多热情的网民在新浪微博下给狼留言板留言,为什么在餐厅街上唱歌,狼也是有趣的反应,其实自己在抢劫,下次去的话,就不会带琴盒那么重的东西了,只是在播电子音乐。虽说现在的民谣歌很寂寞,但狼混在这里也很意外,大家都觉得狼的基友高晓松为什么不帮忙呢狼和高晓松可以说我有你,你有我,两个人互相帮助今天,几十年的友谊可以说非常坚定。只有高晓松对老狼,当初同桌的你很受欢迎,高晓松自己赚了800元,丈夫作为歌手赚了800万元。只是钱都是小事,高晓松也是狼的成功,自己也成为流行歌坛的领导者,高晓松自己不怎么唱歌,但是有狼为他说明心里的小故事就足够了。在以前的娱乐节目中,高晓松也说狼是个非常不求名利的人,物质条件非常低,而且非常不宣传,即使出名多年,很多盆友也不知道狼的真实名字吧。对于这样单纯的歌曲追求完美的人,亲身体验,感受人生,写自己喜欢的音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去餐馆街唱歌只是实际的方法之一,赚钱也是主要的。以狼在歌坛的影响力参加歌手节目,成为审查团,简单地进入数百万美元。就像高晓松常说的那样,即使时间变了,狼也没有变。音乐简单,心灵清洁,白色的落魄就像练习一样,是人生道路的另一种享受吧。

高晓松: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

文 | 行之

高晓松出身自书香门第。他的外公是院士,外婆是博士,外舅公是改革家,舅舅是科学家,母亲是教育家,父亲是清华教授。他们一家人都希望按照传统的模式,把他打造成传统的知识分子。

1988年,高晓松19岁,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他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是依着家人的栽培过平稳的一生,还是追逐自己的想要的未来。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除了长花,什么都不长。它是纯粹理想的土壤。正是这百分之一的地方,让你和别人不一样。我那百分之一的地方,就是音乐。”多年后,高晓松回忆往事,如此说。

进入清华大学后,高晓松热爱音乐,想在音乐界做出一番成就,但是他的家人对此却十分反对,跟他急了,并开始“诱惑”他:“你别搞音乐了,那没有前景。你安心读书,只要清华毕业,我们就送你去读伯克利大学,校长田长霖与我们家关系匪浅,保证你能读完博士。”

高晓松不干,他想,那这样我不就更和大家一样了吗?更变成了他们制造的人了吗?我自己的独特在哪儿?我心里那百分之一只长花的地方不就荒废了吗?

他坚决表示自己以后要弹琴,唱歌,从事音乐创作。于是家里便提出与他打赌:“你要觉得你那琴把能养活你自己,那就赌一把。搜遍你的全身,一分钱不带,给你买张车票去天津,你要能靠你一把琴,一个星期后活着回来,你就搞你的音乐。你要回不来,向我们求救,那你回来之后就好好念书,别再想搞音乐的事了。”

高晓松当时热血满腔,随即同意了赌局,分无分文,背着自己心爱的吉他只身到了天津。到天津的第一天,下着大雨,他弄了一个纸盒子,在街边找了一个角落开始卖唱。大雨滂沱,来往的人行色匆匆,根本没人停下来听他唱歌。

其中一个路人听出他的北京口音,问他是不是北京来的。他点点头,那路人说,北京的哥们不容易,来,给你三毛八。后来又有人零散扔给了他一毛二。唱了一整天,加起来只赚到了五毛钱。

第二天他接着到街上卖唱,直接给人举报了,当地居民跑到派出所说街上有一个盲流。于是他被带到了派出所,警察要没收他的琴。琴是他最心爱的东西,他坚决不让没收,最后实在没办法,让警察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这个赌,也就输了。

虽然这个赌输了,但高晓松还是不甘心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于是在1990年筹了些钱,凑了些设备,集合了来自各个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一共七个人,组建了一支“青铜器乐队” 。

乐队组成后,高晓松向往着诗和远方,也希望出头赚一些钱来维持乐队的开销,于是提出乐队去海口演出。但乐队成员都认为去海口太危险,不敢去,甚至开玩笑“万一去了被人做了人肉包子怎么办?”

高晓松那时候才一百零几斤,便回道:“做人肉包子也轮不到我呀,怕什么,我是去定了。”商量到最后,整个乐队只有老狼愿意和他一起去海口。

那一年的大二暑假,高晓松和老狼开始了海口的闯荡生涯。他们迫于生计,找了一个歌厅弹琴卖唱,一天只赚十块钱。唱歌的时候,常有黑社会的大哥前来骚扰。有一次高晓松和老狼与人发生口角,结果黑社会大哥找了一帮人追打他们。

他们背着琴狼狈地奔跑在大街上。跑掉后,两人去喝酒,抱在一起痛哭,高晓松问老狼:“你说我们唱歌究竟为了什么?”

海口的流浪生涯结束后,高晓松和老狼要返回北京,但两人路费不足,只够一个人的路费,高晓松于是让老狼回了北京,自己则辗转到了当时厦门大学的“校中村”东边社待了大半年时间,过起了流浪歌手的生活。

流浪到厦门大学的初期,他只能住在学校一楼的楼梯拐角里,住进“校中村”的东边社后,结识了一帮玩音乐的朋友。一群人虽然物质贫乏,但每天聚在一起唱歌写诗,自得其乐。

后来,在厦门大学,高晓松遇见了他的初恋,有过一段浪漫的时光。那校门口的小吃摊,卖花生汤的棚子,晒太阳的和尚,凤凰树斑驳的树影等等,厦大的建筑,风景和人们,这些都给了高晓松创作的灵感。这期间,他写下了《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等音乐作品的初稿。

回到北京后,高晓松继续创作音乐,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的理想该如何实现,那时候中国连一家唱片公司都还没有。音乐人的出路在哪里还是未知谜。1991年,各高校涌起一股退学热潮,高晓松认为当科学家并不是自己的理想,因此也决定从清华退学。

1992年,中国第一家唱片公司“正大”成立,当时的音乐总监是写过《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孙仪。高晓松感觉看到了希望,慕名而去,把自己写的《同桌的你》送过去给他看。孙仪看完他的作品,皱着眉头对他说:“你这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怎么‘半块橡皮’这样粗俗的东西都写进去呢?你这东西肯定不行,出不了。”

高晓松的作品直接被当场否决,但他还是不甘心,回去后不停打听,终于知道还有一家“大地”唱片公司,是给Beyond写过歌的刘卓辉开的。他于是赶紧拿着作品找到刘卓辉。刘卓辉听到他的歌曲小样后很兴奋,觉得《同桌的你》、《恋恋风尘》这些歌都好极了,答应全部买下来。

1993年的夏天,清华大学88级无线电专业毕业,高晓松同寝室上铺的兄弟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接完电话他跑进厕所,出来后写了一首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后来到了和同学吃散会饭的时候,高晓松喝到微醺,便当场唱了这首歌,一群同学顿时感动地潸然泪下。大家对他说:“晓松,你的音乐,你一定要玩下去。”

1994年,高晓松25岁。音乐人黄小茂找到了他,经他同意后由大地唱片公司出版了《校园民谣》合辑。高晓松也因此正式进入音乐圈 。此后,他便有了“校园民谣鼻祖”之称。

1995年,专辑中由高晓松作词、作曲,老狼演唱的歌曲《同桌的你》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上演出,获得最受欢迎节目一等奖。

从此,以高晓松和老狼为主导的校园民谣红遍全国高校。高晓松每次走出去,在大街小巷上都能听到有人在放他的歌。

成名后的高晓松,一天和老狼到肯德基吃东西,那家肯德基整个下午都在循环《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两首歌。他和老狼说:“你看,我们终于熬出来了。”

后来他们去北京首都体育馆看足球赛,两个人几乎一个球都没看到,因为全看台的人在排着队找他们签名。回去的路上,夜深人静,高晓松对老狼说:“几年前这样的夜晚,我们痛哭流涕,我问你唱歌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我们这些努力,终于都得到了回报,有千千万万的人可以听见我们的音乐。我心里的那百分之一的理想土壤,终于长出花了。”

2015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音乐集团,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出任董事长。

2016年3月,高晓松推出了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由许巍演唱,打动了无数人。这首歌像是他对自己年轻时追梦旅程的一个回望与总结。这一年,他已经47岁了。

歌里这般写道:

从1990年开始为音乐流浪,一直到2016年,整整26年,高晓松有过流浪的落拓,也享受了功成名就的荣光。校园民谣已经成为岁月的经典和遥远的记忆,而高晓松却依旧常常怀念青春时候,那些为音乐理想奋斗的日子。

40岁过后的高晓松,一次在《鲁豫有约》的采访中这样说道:

没有了慌张的高晓松,时常提醒着后辈的年轻人,理想,真是一种好东西。

校园民谣化成了90时代的一座丰碑,镌刻着一代人永恒的青春记忆。高晓松认为,生活如果只有眼前的苟且,那将是枯燥的,无趣的,诗与理想才是最接近心灵的东西。不如趁着青春,勇敢追梦,在恋恋风尘中,让青春无悔。

回望生活,他笑道:“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

现实的生活中,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多心中有诗和远方,但是随着岁月的打磨,现实冲击着理想,让很多人为之心力憔悴。但对于人生来说,多一点理想,少一点欲望,总是让人快乐的。

老树画画说,生活即是“眼前两碗米饭,心中一粒飞鸿”。

每个人需要解决眼前的两碗米饭,但那心中的那一粒飞鸿,就是诗和远方。

2017-2-14
点击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推荐信息

猜你喜欢

新鲜事

热门阅读

娱乐新闻

精彩专题

美白方法 自制面膜 去黑头 秋冬护肤 明星护肤 男士护肤 收缩毛孔 皮肤过敏 颈部护理 唇部保养 眼部护理 洁面 黑眼圈 去眼袋 如何保湿 补水方法 去角质 爽肤水 去粉刺 去皱方法 抗衰老 SPA 如何祛斑 祛痘方法 去痘印 控油 油性肌肤 紧肤 美容食品 珍珠粉 洗面奶 防晒霜 面霜乳液 胶原蛋白 美黑 红血丝 皮肤干燥 痤疮疤痕 手部护理